发布时间:2020-07-17 11:21:11 作者:职校信息网
为探索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新路径,为职业教育更好地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摸索办法、积累经验,2015年,国家民委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,共建位于武陵山腹地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。共建工作开展以来,在国家民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,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服务于贵州省大扶贫战略,发挥人才、科技资源优势,将“大扶贫”作为学院服务社会的主战场,实施“职业教育精准扶贫”工程,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,成效初显。
▲铜仁职院教师进村开展技术培训。
调整设置专业 培养急需人才
学校按照“教育脱贫一批”的要求,紧贴地方产业发展和农村扶贫脱贫的技术技能需要,围绕产业办专业,为地方培养了数以万计的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用得上”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。
建立高度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体系。围绕铜仁市“四化同步”战略及大扶贫、大数据、大健康、大旅游、大生态等重点工程实施,学校构建了以药物制剂技术、畜牧兽医、设施农业技术、茶叶生产加工技术、康复治疗技术等优势专业为主干、相关专业群为支撑的“农、医、管、工、药、文”协调发展的全方位为农服务的专业体系。学校招生就业工作持续出现“进口旺,出口畅”的良好态势。2016年,学校录取新生8299人,其中文科录取线高出贵州省控制线179分,理科录取线高出贵州省控制线98分。截至今年8月底,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.5%,远高于贵州省90.9%的平均就业率。
发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引领带动作用,牵头成立了铜仁市职业教育集团学校,并依据各县主导产业建设发展情况,在各县中职学校设立集团专门化分校,统筹各县人才培养重点专业,如江口县分校依托梵净山旅游资源,重点培养旅游专业人才,印江县分校服务当地茶叶产业,重点建设茶叶加工技术专业等。
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。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,订单式培养地方发展急需人才。2016年学校的订单、定向培养计划包括:铜仁市人民政府订单,学生毕业后由市政府安排到所属乡镇工作,有编有岗,事业编制;贵州省专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,学生入学免学费、住宿费,补助生活费,毕业后到指定的农村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工作;教育精准扶贫计划培养生,学生享受国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支持。
近年来,铜仁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,铜仁高新区电商园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,学校着手成立电子商务学院,培养铜仁市电商发展急需人才,学校创意项目“优滋果惠”获全国大学生“互联网+”创新大赛暨第三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一等奖;学院143电子商务班后花苑团队的“后花苑—花卉种植产品销售+生态园区建设”电商创业项目获得贵州省特等奖,并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“创新、创意及创业”全国总决赛上获得一等奖及最佳创意奖。2016年,铜仁职院承担NIIT铜仁市云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任务,该实训基地由铜仁市与全球最大的IT教育公司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合作共建。学院成为全国地级市中唯一一所拥有NIIT项目的高职院校,未来将成为贵州省乃至整个武陵山片区利用“大数据”助推“大发展”、落实“大扶贫”战略的高素质IT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。
提供技术服务和“一对一”技术指导
学校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提升劳动力劳动技能,助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。组建“博士团”“硕士团”“教授团”等技术服务团队,对接乡镇村寨开展包乡包村技术服务活动,实施“一村一品”“一师一班一村”等帮扶计划。众多脚上有泥手上有茧的“天麻教授”“西瓜教授”“牛教授”们进村入户现场指导,近年来指导农户近2万户,受益人口近10万人。在技能培训的过程中,让群众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,在增强培训效果的同时也增强了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。学校通过“120”农技服务电话、“农民之友”手机短信等实施个性化技术指导,受益农户1万余户。学校还组建了应用技术服务中心,成立种植技术、养殖技术、茶叶加工技术、中药材生产加工技术、医疗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服务部,并在铜仁市10个区县设立专门技术服务点。
学校与铜仁市及各区县扶贫办、农委、就业局、工会等部门联合实施“雨露计划”“阳光工程”“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工程”“农民工素质提升培训”“农民创业培训工程”等,农学院李吉祥教授、李艳华博士、吴强博士等每年培训家禽养殖、水产养殖、牛羊养殖等技术人才达8000人次左右;顾昌华教授、黄静副教授等每年培训食用菌栽培、果树种植等技术人才达5000人次左右;经济管理学院每年培训电商类技术人才1000人次左右。
铜仁职院专家学者秉承“授人以渔”的理念,在各类服务过程中,积极宣传职业教育各项政策,鼓励学生和广大社会青年接受职业教育,努力实现“职教一人,致富一家”,为武陵山片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。
为千百万家庭解决择校难题